English

污染治理难在哪里

1999-03-29 来源:光明日报 王文英 戴 红 整理 我有话说

我国环保工作尽管取得重大进展,但是,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在恶化。那么——

李康(中国环境科学院技术顾问):影响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障碍在于:一、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和决策观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总量。主要依靠资金、劳动的初始投入和资源、能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来掩盖自然资源衰竭、环境功能退化;不恰当地提倡:“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的价值不标价;否认不可再生和部分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不计算它们的消耗,又不对其损耗进行补偿。二、在管理体制上部门分割,经济管理部门与环保部门互不领属,因而“一事多主,权力分散,决策不力,措施不当”。三、政策法规不到位。我国的许多重大问题、重要工作的决策是否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把手的态度和能力。法规和一系列专项政策虽已建立,但不完善,其中不少缺乏可操作性。

九三学社辽宁省委调研室:一些领导者的心目中仍然没有把环保工作真正摆到重要位置。在制定计划时,没有从长远利益出发,将环保工作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去。在环保建设上舍不得投资,使得环保工作不能正常有效地开展。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中央与地方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关系不协调,致使环保管理和环保执法监督不能形成合力。环保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由于所维护的利益对象不同,经常出现矛盾,往往处境尴尬。

黄道玉(九三学社芜湖市委副主委):我们的全民环境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有些干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只在口头上,实际上重经济,轻环境。一些地方政府在保护环境和保护地方企业利益二者之间往往选择后者。比如对所建、扩建项目往往只看重经济效益,忽视其是否给当地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有些企业领导不仅不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不执行国家规定的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甚至不经环保部门验收即投产运营。有的企业虽有污染治理设施,但借口“成本高,企业承受不起”而时停时开或长期不运转。

我国目前实施的发放排污许可证措施对污染总量控制起到一定作用,但仅仅局限在水污染控制方面,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尚未普遍实施。目前我国各级环境保护局普遍专业技术人手短缺、资金匮乏,每年只能对大中型企业检查一到两次,小企业则无暇顾及。

我国现行的环保政策是侧重于污染物的末端治理。面对采用先进工艺,将污染消灭在工艺过程中或尽量减少污染排放的“清洁生产”尚未引起普遍重视。末端治理由于污染物浓度高,排放量大,因此治理技术难度大,费用高,由此又会产生经济障碍。

我国目前的污染治理技术比较落后,三废资源化的应用科学研究正在起步阶段,要使治理污染与综合利用一举两得,必须加大科研投资和力度。

侯水根(九三学社马鞍山市环保支社):近年来,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长。其原因是:有些乡镇领导缺乏必要的环保知识及原则性,只顾眼前局部利益,不顾长远整体利益。高分配、低积累的分配机制使得许多乡镇企业在基础设施、扩大再生产,污染治理方面缺少必要的资金保障。甚至有些企业承包人急功近利,只图发财,不管其他。乡镇工业点多面广,高度分散,难以集中治理污染。乡镇企业项目立项审拟部门较多,环保部门对之防不胜防。旧帐未还,新帐又填。

张福生(九三学社马鞍山市委环保支社):我国在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人们对危险废物的概念、种类、来源还比较陌生;对危险废物的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和化学反应性等,也大多不甚了解;我国目前有关危险废物的法规标准尚不齐全;危险废物处置需要资金和技术,而这方面的资金筹集十分困难。危险废物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不少地方至今仍无专门部门或专门人员从事对危险废物的管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